Sam, Jakub, and Wojciech on the future of OpenAI with audience Q&A (Transcript with time marks)

Sam、Jakub 和 Wojciech 暢談 OpenAI 的未來,並接受觀眾提問

這個影片提供了來自 OpenAI 的全面更新,涵蓋其使命、研究目標、產品演變、基礎設施計劃,以及全新的組織架構。主要目的是對其在通用人工智慧(AGI)及其對社會的影響方面的進展和未來願景提供透明說明。

OpenAI 更新:使命、進展與未來願景

00:00:35 OpenAI 的使命與 AGI 願景演變

  • 00:00:35 使命: 確保通用人工智慧(AGI)能造福全人類。
  • 00:00:49 願景演變: 最初將 AGI 視為「天上的神諭」,現在已明確為打造能賦能人類建設未來的工具。
  • 00:01:16 個人AGI: 目標是構建能以各類工具和服務,協助用戶工作和生活的個人AGI。
  • 00:01:29 AI 促進科學發現: AI 將加速科學發展,促進社會提升與更有意義的生活。

00:01:40 OpenAI 的三大核心支柱

  • 00:01:41 研究: 完成建設 AGI 所需的研究工作。
  • 00:01:50 產品: 打造易用且功能強大的平台。
  • 00:01:51 基礎設施: 發展足夠的基礎設施以提供低成本的 AI 存取。

00:01:58 OpenAI 的世界觀與技術結構

  • 00:02:01 底層: 晶片、機架、系統、資料中心及能源。
  • 00:02:14 模型與帳戶: 在基礎設施上訓練模型,用戶可透過 OpenAI 帳戶存取。
  • 00:02:17 Atlas 瀏覽器與裝置: 推出新瀏覽器 Atlas,並規劃硬體裝置,讓 AI 無處不在。
  • 00:02:25 第一方應用: 目前已有 ChatGPT 和 Sora,未來將推出更多產品。
  • 00:02:30 第三方生態系建設: 透過 API、應用與企業平台,期望讓更多人用 AI 創造卓越服務。

00:03:00 AI 對科學的影響

  • 00:03:07 變革潛力: AI 自主發現新科學或加速人類發現的能力,被視為長遠最重要的影響之一。
  • 00:03:44 深度學習研究: OpenAI 為致力於理解與擴展深度學習系統的研究實驗室。
  • 00:04:22 十年內超級智能: 認為深度學習系統距離在關鍵層面超越人類、達到超級智能不到十年。
  • 00:05:06 加快科學發現: AI 最重要的長遠影響就是從根本上改變進步速度。

00:05:38 衡量 AI 進步與未來時間表

  • 00:05:40 時間視野指標: 以人類需花多少時間完成 AI 現可辦到的任務作為衡量指標,目前約為五小時(例:國際資訊奧林匹克)。
  • 00:06:12 快速延展: 受演算法創新和深度學習規模提升(尤其是「情境運算」)推動,預計此指標將迅速拉長。
  • 00:07:07 透明目標: OpenAI 分享內部極強大系統的目標與時間表。
  • 00:07:43 AI 研究實習生: 目標於明年九月達到有能力的 AI 研究實習生,能加速人類研究人員。
  • 00:08:05 全自動 AI 研究員: 計劃於2028年3月打造能自主完成大型研究計畫的系統。

00:08:21 安全性與對齊

  • 00:08:39 多面向問題: 安全架構分五層,從模型內部到外部系統保障。
    • 00:08:57 價值對齊: 超級智能長遠安全核心在於,確保 AI 基本上能認同人類高階原則。
    • 00:10:03 目標對齊: AI 如何與人類互動及執行指令。
    • 00:10:21 可靠性: 能對容易問題給出可靠答案,困難時表達不確定,並處理陌生環境。
    • 00:10:33 抗干擾性: 可抵禦針對性攻擊。
    • 00:10:43 系統級安全: 關於整體系統表現的保障(如安全性、資料存取、裝置控制)。
  • 00:11:34 思路連貫性: 為研究價值對齊的有前景工具,訓練時讓部分內部推理保持「無監督」,以保留真實思考過程。
    • 00:12:30 樂觀: 目前實證結果有前景且可擴展(監控上非對抗性)。
    • 00:13:29 脆弱性: 需明確設限與克制存取思路鏈條。
    • 00:14:08 受控隱私: 長期而言,保留部分「受控隱私」有助於理解模型內在運作。

00:15:00 產品演變

  • 00:15:06 從助理到平台: 由 AI 超級助理(ChatGPT)逐步發展成讓他人能在其上構建應用的平台。
  • 00:17:15 AI 雲端: 目標打造「AI 雲」,讓技術廣泛用於發展各種服務。
  • 00:17:36 Bill Gates 平台理念: 希望平台上的開發者所創造的價值超過 OpenAI 本身。
  • 00:18:03 用戶自由: 允許用戶自訂、彈性極高,承認多元需求。
    • 00:18:40 對待成年人如成年人: 第一方服務規範較嚴,但平台將賦予成年人更多彈性。
  • 00:18:58 AI 隱私: 強調 AI 隱私的重要性,因用戶互動極為私密。
    • 00:19:20 強力保障: 必須設立強大技術和政策保障(例如「AI 特權」)。

00:19:40 基礎設施計畫

  • 00:19:51 當前承諾: 預計部署超過 30 GW 基礎設施,總財務承擔為 1.4 兆美元,歷時數年。
  • 00:20:17 夥伴關係: 需與晶片製造商(AMD、Broadcom、Google、Microsoft、Nvidia、Oracle、SoftBank)、數據中心建設者、土地與能源供應方緊密合作。
  • 00:20:40 未來展望(尚未承諾):
    • 00:20:55 基礎設施工廠: 希望能達到每週 1 GW 的運算量建設速度。
    • 00:21:06 降低成本: 目標五年設備使用壽命內,單 GW 成本降至 200 億美元。
    • 00:21:15 需要創新: 需要重大創新、夥伴合作、收入成長,並利用機器人自動化建設數據中心。
  • 00:21:37 Stargate 實例: 展示位於德州艾比林的大型數據中心施工畫面,凸顯當前規模。

00:22:26 新組織架構

  • 00:22:31 精簡圖示: 結構由複雜轉為精簡。
  • 00:22:37 OpenAI 基金會(非營利組織): 控制董事會並持有公益公司(PBC)股份。
    • 00:23:03 有史以來最大非營利: 希望基金會成為世界最大非營利組織,經費投注科學並廣泛分配 AI 成果。
    • 00:23:24 治理: 管理 PBC,初步持有 26% 股權,有機會透過權證提高比例。
    • 00:23:58 初始重點: 承諾 250 億美元,運用 AI 協助治癒疾病和強化 AI 韌性。
  • 00:23:38 OpenAI Group(公益公司 – PBC): 運作更像一般公司,但仍肩負相同使命(特別是安全方面)。
    • 00:23:50 資源吸引力: 能夠吸引資源以推動基礎建設,支援科研與產品目標。

00:24:19 AI 韌性(Voyche 討論)

  • 00:24:30 超越 AI 安全: 涵蓋進階 AI 帶來的風險與破壞,不僅是技術安全問題。
  • 00:25:06 例子:人為大流行: 模型可能會攔阻生物武器查詢(安全),但韌性包含遇上問題時的快速反應(如組織生態系)。
  • 00:25:57 類比網路安全: 比擬 AI 韌性的生態系建立為網安演進過程,對抗網路風險。
  • 00:27:01 生態系發展: 非營利組織將積極促進 AI 韌性生態系誕生。

00:27:45 AI 長遠衝擊願景

  • 00:27:51 AI 驅動創新發現: 2026 年可望出現 AI 模型小型發現,2028 年實現中大型發現,2030-2032 年出現更重大突破。
  • 00:28:15 人類自主權: 在技術突破中,人類決定自身未來的能力極其重要。
  • 00:28:21 Sora 的未來想像: AI 能壓縮數百年發現為十數年或數年,大大加速科學創新。
  • 00:28:53 多元 AI 應用: 想像專門用於治癒癌症、創作娛樂、解決氣候變遷、進行太空殖民等的 AI 數據中心。
  • 00:29:19 關鍵領域: AI 醫學、機器人、能源、個人化教育、新型材料。

00:29:40 問答重點

  • 00:30:13 AI 成癮性: 注意到 AI 成癮及信任受損的隱憂,OpenAI 立場是優先創造價值,有問題不惜下架產品。
  • 00:32:15 GPT-4.0 退役: 現無計畫淘汰 GPT-4.0,理解其對部分用戶的價值,會致力開發更強模型。
  • 00:33:35 AGI 何時到來? AGI 被視為「漸變」非單一事件。OpenAI 聚焦於如 2028 年 3 月能自動化「AI 研究員」等具體指標。
  • 00:36:23 內部與已部署模型: 預期新模型能力大躍進,現階段並未藏有強大技術未釋出,而是組合創新中。
  • 00:37:44 與其他實驗室合作: AI 安全需合作至關重要,已與他方就「思路連貫性」研究展開合作。
  • 00:38:39 舊模型開源: 像 GPT-4 這種大型模型不太可能開源,更傾向於開放效能超越舊型的小型模型。
  • 00:39:10 模型變更用戶反饋: 4.0 升級到 5 未全部用戶皆滿意,未來會重視連續性與提升用戶體驗。
  • 00:39:46 個人連結與心理健康: OpenAI 感受用戶將模型作為情感支撐和個人成長用途,視為積極案例。
  • 00:40:31 保護性政策與用戶控制: 承認目前安全路由不理想,未來將賦予成年用戶更大自由,並保護未成年人與弱勢。
  • 00:45:30 免費版功能: AI 能力增進且成本下降,推動免費功能提升,降低「智慧價格」。
  • 00:48:29 年齡驗證與責任: 嚴禁非法危害行為,通過年齡驗證的成年人可享更大彈性。
  • 00:49:25 ChatGPT 作為前身: 雖然 ChatGPT 是良好介面,未來可望有貼合環境、主動出擊的 AI 助理,以及能產出有價值成果、推動科學的 AI 系統。
  • 00:51:25 GPT-4.5 未來: 預料更強的新模型將於明年面世,目前 4.5 已被視為「不夠好」。
  • 00:52:19 ChatGPT Atlas for Windows: 預計數月內推出。
  • 00:52:51 安全理由透明: OpenAI 將探討可對外說明模型行為專家意見的方式。
  • 00:53:25 想像力與優化損失: 承認現系統有取捨,但寄望未來模型更能激發人類創造力。
  • 00:54:55 情感智能模型: 支持正面情感應用,同時防範對易脆弱用戶的傷害及欺騙行為。
  • 00:56:14 就業衝擊: 認知 AI 將自動化大量知識型工作,需集體思考未來新職業與追求目標。
  • 00:57:40 意義與充實: 高階目標設定與新知識、娛樂的理解將是人類意義來源。
  • 00:59:09 GPT-6 推出時程: 釋出節奏不再與研究綁定,預期半年內模型能力將大突破,可能更快。
  • 01:00:10 上市計畫: 最有可能方式以籌資,但目前非優先事項。
  • 01:00:34 收入目標: 須達到每年數千億美元收入,由企業、消費產品(不限訂閱)、設備及以 AI 推動科研所帶動。

結論

OpenAI 正迅速邁向 AGI,致力於透過 AI 工具賦能全人類及加速科學發展。他們承諾透明公開,透過多層級安全機制和像「思路連貫性」一類創新手段回應安全疑慮。產品策略向平台模式轉型,營造生態系並優先兼顧成年用戶自由與隱私。龐大的基礎建設投資正進行中,背後是新的非營利控股公益公司結構,並以 AI 韌性及治癒疾病等重大舉措為優先。未來將見 AI 打造各領域重大突破,深刻改變人類的工作、創造力及生活意義。

發佈留言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