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mberg The China Show 中國現場 W44 20251027 – 20251102

彭博新聞 中國現場 The China Show W44 20251027 – 20251102

Your definitive source for news and analysis on the world’s second-biggest economy. From politics and policy to tech and trends, David Ingles and Yvonne Man give global investors unique insight, delivering in-depth discussions with the newsmakers who matter.
您獲取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新聞和分析的權威來源。從政治政策到科技趨勢,David Ingles 和 Yvonne Man 為全球投資者提供獨到見解,並與重要新聞人物深入探討。

  1. 摘要提供關鍵時間戳與主題,便於快速導航與理解節目內容。
  2. AI逐字稿轉譯文字可能出現誤植或幻覺錯誤,如對轉譯文本有疑義可依時間軸時序聆聽原始音頻確認。
  3. Ctrl-Click點擊時間軸另開視窗觀看影片或下載另存為markdown文本於Obsidian內搭配使用embeded player雙視窗並列獲得最佳觀看體驗。

2025-10-27 Mon. 星期一

這節新聞影片全面概述了美中貿易談判的最新進展、市場對近期發展的反應,以及專家與官員的訪談。其主要目的在於向觀眾介紹貿易談判的進度、其對全球市場的影響,以及相關的地緣政治事件。

美中貿易協議進展與市場反應

貿易談判的重要發展

  • 00:00:01 美國財政部長 Scott Benson 宣布了一項美中領導人之間的討論框架,目標是在本週稍晚由川普總統與習近平主席最終敲定貿易協議。
  • 00:00:31 市場表現出「風險偏好」情緒,對廣泛貿易協議的進展報以歡呼。
  • 00:00:41 協議主要聚焦於中國購買美國大豆以及關鍵礦物的流通。
  • 00:01:08 南韓總統表示,與美國就3,500億美元投資計畫的談判仍卡在關鍵細節上。
  • 00:02:40 雙方似乎已就大豆與芬太尼出口限制等議題達成共識。
  • 00:04:38 報導指出,雙方的首席談判代表已在多項爭議點上達成一致,為領導人會晤奠定基礎。
  • 00:05:33 馬來西亞會談的重點包括芬太尼議題的解決、大豆採購增加,以及對中方限制措施延後的樂觀預期。
  • 00:07:23 中國官方媒體基調非常正面,強調除大豆與芬太尼外,還在航運稅費等議題上達成共識。
  • 00:07:50 外界推測,若芬太尼問題有協議,可能意味著取消或降低20%的相關關稅。
  • 00:28:13 Benson 部長對中國大量採購美國大豆抱持信心,並預期中國將延後稀土出口管制。

市場表現與專家分析

  • 00:03:07 亞太市場創下歷史新高,日經指數達50,000點,美國期貨全面上漲。
  • 00:03:39 石油與銅等大宗商品大幅走高,銅價接近歷史紀錄。
  • 00:10:46 法國巴黎銀行的 Jason Lui 表示,市場反應合理,考量到美中關係波動及香港市場的近期回升。
  • 00:11:41 他指出,在岸市場的資產再配置與追求高收益資產,是亞洲穩定的關鍵。
  • 00:12:32 第四次全會對高科技創新的承諾,是香港及在岸市場的重要主題。
  • 00:13:55 Lui 認為軟體應用領域(恒生科技指數)因估值吸引力,相對於硬體與歷史平均值更具潛力。
  • 00:14:40 上週市場從高成長股轉向價值股,但週末的正面消息可能使資金重新流向成長型投資。
  • 00:15:25 儘管市場波動,國際資金仍流入中國 ETF,顯示外資興趣高。
  • 00:16:17 市場期待川普與習近平會談能產出具體協議文件以增強信心。
  • 00:22:01 亞太市場持續創高,日經指數報50,200點。
  • 00:24:00 中國滬深300指數上漲0.8%,銅、鋼鐵與鐵礦石等商品獲得買盤。
  • 00:24:34 阿里巴巴、比亞迪與騰訊等科技股表現亮眼,因近期談判中科技出口限制未被強調。
  • 00:25:13 中國人民銀行一年來最強的人民幣中間價,被視為中方在談判前釋出的「橄欖枝」。
  • 00:26:09 避險資產出現拋售現象,黃金價格「下滑」,顯示風險偏好回升。
  • 00:27:01 中國9月工業利潤年增22%,為兩年來最快增速。
  • 00:53:28 Mark Cranfield 認為這是提前開啟的「聖誕行情」,中國的正面態度是重要推力。
  • 00:54:28 此進展可能將重大美中貿易問題推遲至2026年,讓市場能聚焦於企業盈餘與基本面。
  • 00:55:19 人民幣強勢定價被解讀為中國支持市場樂觀情緒並符合美方對穩定匯率的期望。
  • 00:56:59 日本市場表現強勁,歸因於外資在先前撤出後重新回流,形成所謂的「追趕行情」。

地緣政治背景與區域影響

  • 00:00:49 南韓總統談及與美國就3,500億美元投資計畫的艱難談判。
  • 00:01:14 在東協峰會上,川普總統宣布與泰國、柬埔寨、越南及馬來西亞簽署多項協議。
  • 00:09:09 這些協議屬於美國確保關鍵礦物供應鏈戰略的一部分,馬來西亞等國積極爭取投資。
  • 00:18:14 南韓強調,與美國的貿易談判應尋求符合自身情況的「合理結果」,而非照搬日本的協議。
  • 00:20:01 南韓總統指出,該國在全球供應鏈中處於美中之間的微妙位置,既是挑戰也是機會。
  • 00:20:55 南韓希望維繫美韓同盟,同時妥善處理與中國的關係,避免過度對抗。
  • 00:30:03 CSIS 的 Scott Kennedy 指出,美方常「過度誇大」協議範圍,但目前訊號對短期穩定有利。
  • 00:31:05 他預期美國(50%規則)與中國(稀土出口)可能互相延後管制措施。
  • 00:32:06 台灣不太可能納入此次貿易協議,因美方未在相關問題上讓步。
  • 00:34:02 中國可能獲得美方承諾,取消芬太尼關稅與延後50%規則的實施。
  • 00:35:15 Kennedy 強調,產業政策與經濟公平的根本分歧仍未解決,長期挑戰依舊存在。
  • 00:41:41 菲律賓前央行總裁 Benjamin Diokno 預期,由於貿易不確定性及國內重建爭議,菲律賓經濟可能小幅放緩。
  • 00:43:09 菲律賓受直接貿易衝擊較其他亞洲國家小,但仍受次級影響波及。
  • 00:43:57 Diokno 指出,菲律賓外匯儲備充足,使其匯率政策更具彈性。
  • 00:46:00 美國大使 Daniel Curtain Brink 認為吉隆坡會談成果正面,促成川普與習近平的建設性會晤,預期未來6至12個月將維持穩定。
  • 01:01:30 他指出,雙方都將焦點放在穩定上,美方追求農產品採購與稀土保障,中方則尋求關稅減免與科技管制凍結。
  • 01:03:04 雖有戰術性穩定的可能,但美中關係的競爭本質並未改變。
  • 01:04:14 美國的東協行程獲多國正向回應,成果包括與馬來西亞簽署貿易協議,以及促成柬埔寨與泰國的和平協定。
  • 01:07:37 卡達航空貨運部門的 Mark Dreyfus 表示,美中之間始終有深厚的貿易關係,貨運量維持穩定,但航線可能調整。
  • 01:11:59 他指出,全球經濟仍保持強韌,一旦貿易問題解決,貨運表現將提升。
  • 01:13:00 貿易協議後可能出現「補庫存」效應,跨太平洋貨運量將大幅增長。
  • 01:15:57 卡達航空貨運正聚焦於高科技與航太產業,開發專屬產品與解決方案以支持快速成長的市場。

結論

01:08:15 影片最後強調,美中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具有重大意義,市場反應正面,對亞洲及全球貿易的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雖短期內預期將維持穩定,但美中關係的根本問題仍會持續,需持續關注。


Join Us 訂閱 RM VAS 增值服務

This content is for members only.

發佈留言

返回頂端